省工信厅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结合工作实际,在学习教育、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认真查摆问题,坚持立行立改,不等不靠不拖,深入开展活动,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开展“整践树”活动。从6月份开始,省工信厅结合机关建设实际,开展了以转机制促廉政、转观念促创新、转方式促服务、转作风促形象的“四转四促”为主要内容的“整作风、践宗旨、树形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集中学习、专家辅导、教育培训、警示教育、撰写心得体会文章、开展网上交流等系列活动,分析查摆,整改提高,建章立制,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工作实、作风硬、纪律严、肯奉献”的干部队伍。通过加强干部监督、岗位交流和业绩量化考核,整治庸懒散现象,预防腐败滋生,实现了廉洁意识、创新能力、落实能力、机关形象的大力提升,进一步调动了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开展服务基层活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工信厅深入开展服务基层活动。先后开展了“工业企业服务年”、“一对一”定向服务、银企保对接和重点产品产需衔接活动。由厅领导组成6个定向调研包保服务组,每月到所包保的地区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进行走访和务实服务。
三是开展勤俭节支活动。针对全厅以往会议多、支出较大等问题,省工信厅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有关规定,针对“四风一顽症”,研究制定了具体措施。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人员、经费等,能在厅内召开的会议,一律不得在宾馆召开。严格执行会议用餐、住宿标准,严禁发放和收受纪念品。通过定期调研、包保服务和电话沟通等形式,掌握情况,分析动态,合理安排工作,加强日常沟通,避免重复性劳动,实现资源共享。
四是开展整治纪律活动。为加强机关纪律建设,防止侵害企业或项目单位利益等问题发生,省工信厅集中开展了整治纪律活动,进一步重申了“五个不准”的规定。即:不准接受企业和项目单位的宴请及旅游、健身、娱乐等;不准收受企业和项目单位的礼金、礼品、会员卡、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土特产品等;不准到企业和项目单位报销、搞摊派、拉赞助,向企业和项目单位借用人员、车辆、器材等;不准以为企业和项目单位办理项目申报、行政审批等名义,让企业和项目单位承担差旅、交通、食宿等费用;不准邀请企业和项目单位参加婚丧嫁娶、升学、过生日等活动并收受礼金、礼品。同时,建立与企业和项目单位沟通联系制度,定期听取企业和项目单位意见,建立公开举报电话,畅通企业投诉渠道。通过落实“五个不准”,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暗访的方式,对违反规定的,充分运用组织和纪律手段,按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杜绝了侵害企业和项目单位利益的现象和问题,群众满意度大大提升,基层反映良好。
五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按照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建立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厅领导定期深入联系点调研,直接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加强工作指导,帮助基层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厅机关党委建立完善了机关党支部与直属事业单位联系点制度。要求每个机关党支部定期深入联系点对接,每年至少帮助基层单位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深受基层单位欢迎。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工信厅把“三帮扶”工作作为机关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载体,领导带头,多次深入乡村,从产业项目入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努力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带动乡村发展致富。
六是开展效率提升活动。为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压缩审批时限,省工信厅全面开展了效率提升活动。研究制定了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具体措施。开辟“绿色便企服务通道”,实行审批办与各行业处“同步审核,限时办结”制度,提供“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优质服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对不同审批项目,采取不同受理方式。能现场决定的改为即时办结;需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办理的改为会前集中申报;限时办结件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缩短办理时间。同时,健全和完善了行政审批考评机制。
七是开展专项督察活动。省工信厅把开展专项资金效能督察活动作为解决“四风一顽症”的具体措施。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下发实施方案,确定时间进度,组建由厅领导和处长带队的4个调研督察组,重点对2010年以来的省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到位、使用、管理、效能等情况进行了跟踪督察。深入基层查阅帐目、现场查看项目建设情况等,共督察了9个市(州)的26个县(市、区)、113户企业、145个项目,先后召开企业负责人和主管部门负责人座谈会26个,参会人员近300人。通过“回头看”,真正了解企业和基层需求,评判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效能,不断完善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工作机制。
八是开展建章立制活动。针对厅机关规章制度过时、不适用和执行不严等问题,省工信厅提早准备、提早下手,从6月份开始,由厅办公室统一组织,处室自检自查,厅领导严格把关,厅党组讨论审定,对现有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审查,梳理完善,立行立改。该废止的废止,该补充的补充,该完善的完善,使各项规章制度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可行性。进一步研究建立完善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制度、体现群众意愿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干部作风状况考核评价机制、厉行节约制止浪费制度、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方面检查审计制度等,形成制度约束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