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8日,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吉林省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吉政办发〔2016〕41号)(以下简称《方案》),这是我省站在适应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补齐经济发展短板、增强综合实力、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其核心是加快推进两业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推动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为便于各相关单位和企业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方案》,现作以下解读。
一、方案制定的背景
发达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过渡,并掀起了一股制造业服务化的浪潮,在这次浪潮中,GE、IBM等率先开始了提供解决方案的服务化战略。随后,在全球顶级的制造企业中,两业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大的趋势。2012年,根据安迪·尼利公司对全球13,00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提供的服务业务进行的研究,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明显高于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美国两业融合型的企业占制造企业总数的58.6%,芬兰的这一比例为52.7%,新加坡是49.21%,荷兰是40.3%,比利时是37.7%。中国制造业的服务化进程相对落后,具备服务型制造能力的企业仅占所有企业的2.2%,我省大多数制造型企业仍停留在产品生产加工阶段,缺少服务业务。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提出,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国务院《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11号)提出,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在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设备租赁、提供解决方案、再制造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提出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近年来,我省服务业在一、二、三产业占比不断提高,2015年,全省服务业销售收入占比达到37.4%。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2016年2月14日,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召开了全省服务业发展攻坚大会,部署服务业攻坚工作。省工信厅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2月19日,工信厅党组书记朱天舒主持召开2016年第三次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全省服务业发展攻坚大会精神。会议指出,推动服务业发展,工信厅责无旁贷;要深入领会书记、省长讲话精神,结合全省工作分工和工信厅工作职责,尽快制定贯彻落实服务业发展攻坚行动计划。
为落实厅党组决定,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吉发〔2016〕6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的任务分工方案》(吉办发〔2016〕15号),我厅从两业融合发展角度开始起草《方案》。起草过程中,天舒厅长、马军副厅长多次听取汇报并亲自进行反复修改,最后的成稿明确了3大主要任务、20项重点工作,尤其提出了培育发展遥感卫星及应用、量子通信、云服务、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云和精密仪器与装备等7个新兴产业,这是我省两业融合发展的新方向、新动能。《方案》形成后,我们征求了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通信管理局、省人社厅、省环保厅、省商务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食药监局、省金融办、省经合局等12个相关部门意见,通过省法制办合法性审查,5月末报送省政府办公厅,6月8日,主管省长签批印发。
二、方案出台的意义
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省制造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已经成为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先进国家和经济发达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未来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紧迫。推进两业深度融合对我省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推动两业融合发展是提升经济结构的迫切需要。
吉林省是老工业基地,经济的重头是制造业,我省制造业绝大部分属于传统行业。长期以来由于发展实力有限,大多数企业的技术进步、产品研发和产业升级速度缓慢,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效应等核心竞争力,只有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低价格竞争优势和扩大加工规模在市场中生存,在制造业分工体系中处在价值链的低端位置。所以我省的制造业企业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自己获得的价值却少之又少,实际上是在为处于价值链高端的企业打工,导致了我省主要制造的产品产量虽然位居全国前列,是我国的制造业大省,却不能算是制造业强省;一些产品虽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但多数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我省的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制造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关联度不高,服务业对制造业强大支撑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服务业是降低制造业成本、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省制造业要摆脱目前困境,就必须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服务业。
(二)推动两业融合发展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内在需要。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我省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符合国家提出的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要求。随着全省制造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环境等资源瓶颈约束也日益增大,制造业已经到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和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关口,只有调整、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制造业才能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走向中高端位置,使制造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从战略高度重视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调发展问题,形成制造业和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两轮驱动”的格局,对于加快推进全省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至关重要。
(三)推动两业融合发展是应对严峻竞争压力的现实需要。
从国内看,我国已经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资本投入转身技术进步,即创新驱动。行业特征则表现为专业分工进一步分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明显增加。从国际看,发达国家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通过效率提升和服务转型维持竞争优势。目前,我省“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繁重,要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尤其是面对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现象,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急需寻找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补齐经济发展短板,促使制造业内部和整个经济的转型升级是经济规律的使然,也是当前我省应对日益严峻的产品竞争压力的现实需要。
三、方案的主要内容
《方案》主要由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等4个方面内容构成。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着眼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出指导思想。
《方案》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走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道路。从行业结构、生产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等方面指明了产业优化的路径和方向,以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全省制造企业全力打好服务业发展攻坚战。
(二)综合考虑未来工业发展趋势,提出主要目标。
《方案》根据今后五年我省服务业发展总目标和工业发展现实情况,立足老工业基地优势,通过开展试点示范,切实推动两业融合。利用全省服务业发展的“优势牌”、“特色牌”、“融合牌”、“创新牌”、“集聚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的两业融合、互动发展之路。
(三)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提出主要任务。
在我省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势下,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是迫在眉睫的大问题。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既可满足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又能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
(四)突出创新和融合发展,提出重点任务。
1. 培育制造业服务化新产业,全省制造业将带来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我省工业生产产生巨大变革的重要力量。当前,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智能汽车、精密仪器和智能装备制造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对我省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将改变我省制造业的发展格局。特别是通过两业深度融合,产业价值链重心由生产端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端转移,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服务型制造成为制造业发展新趋势。
2.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将取得重要进展。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我省老工业基地发展方式提出了紧迫要求,目前,制造业产业链已呈现“微笑曲线”,利润的分布两头越来越高,一头是研发设计创意,一头是销售服务。围绕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这一主线,在原有优势逐步削弱情况下,我省制造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培养和吸引高级人才,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二产三产协调发展,不断推动我省两业融合向更高水平迈进。
3. 加强要素支撑能力建设,制造业服务化将获得稳步推进。两业融合发展,是全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建设夯实“平台”、“基地”、“数据中心”、“要素市场”“通信”等两业融合的基础和载体,增强两业融合支撑力度。通过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业务流程,培养优秀制造业服务化的企业梯队,推动两业互动发展力度。通过加大对每个环节的融合提供全方位保障,推动两业融合集群发展,让更多企业共享融合资源,推进两业融合在全省范围内发展广度。
(五)打造良好发展环境,提出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协调。省工信厅为贯彻落实《方案》,成立了两业融合发展推进组及推进组办公室,加大力度,形成合力,确保落实。二是强化试点推动。开展试点城市、开发区和试点企业推荐和培育工作,提升典型示范作用。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切实加强产业政策、金融服务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对两业融合发展的项目及试点单位予以重点支持。
四、方案的主要特点
推进两业融合,我省走在了全国前列,经了解,全国尚无一个省市出台相关文件。《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文风简洁。《方案》全文5166个字,但覆盖全面,将“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较好的进行了贯彻落实。《方案》既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又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既符合我省实情,又为企业发展提出了引领。通篇文字简洁,语言精炼,表达直接,彰显了我厅扎实的工作作风。
二是超前引领。《方案》明确培育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量子通信产业、云服务产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医药健康云产业、精密仪器与装备产业等七个新产业,产业的形成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以两业融合双轮驱动为主线,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新产业创造新模式、新业态,这是《方案》的突出亮点。
三是方向明确。《方案》提出,两业融合是现代产业演进的客观规律,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途径,也是我省落实《中国制造2025吉林实施纲要》的重要方向。《方案》聚焦发展新产业、打造高端装备、培育试点示范、建设公共平台和多功能园区等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引导制造业向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服务化发展,以服务型制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是措施有力。为确保完成《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省工信厅成立了由厅长朱天舒任组长、厅党组成员任副组长,有关处室处长任成员的两业融合推进组,并设立了推进组办公室,提出了强化组织协调、强化试点推动、强化政策支持等保障措施,要求推进组办公室加大对重点工作的指导、监督,在物质、资金、人员、技术等方面保障《方案》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吉林省工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