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称呼西门庆为“达达”的远不止潘金莲一人,那些和西门庆上床的女人概不能外,就连他的正头娘子吴月娘也应西门庆的要求,在夫妻行周公之礼的时候,为了助兴,也叫西门庆为“达达”。
记得我快三十岁时,才第一次阅读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而那还是一本盗版香港太平书局的盗版《金瓶梅词话》,那天在本地旧书市场买回家之后,便想一睹为快。
虽然明明知道这是一本盗版书,但没想到它居然这么不讲武德,里面的排版及印刷错误几乎铺天盖地,比比皆是,看书不及一半,实在没有耐心看下去了,最终果断放弃,半途而废了。
印象当中,当我看到书里描写西门庆和女人同房的时候,总是让这些女人都叫他“达达”,还在想这莫名其妙的“达达”到底是什么鬼,估计又是这本盗版书的排版出了问题。
当我前些年借助网上便捷购书的春风,在某购书平台上买了一套里仁书局《梦梅馆校本金瓶梅词话》的时候,决定再次好好重温一下这部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同时说部,无以上之”的世情大书。
这时“达达”这个曾经令我为之困惑的熟悉的词,再次映入眼帘,我这才知道先前看的那本盗版《金瓶梅词话》还真没错,可谓古人说的“诚不我欺”也,原来西门庆的确是有让人喊他“达达”的这个怪癖。
“达达”这个词在书中的第一次出现,是在《金瓶梅词话》的第八回“潘金莲永夜盼西门庆,烧夫灵和尚听淫声”。武大郎死后,西门庆出面替潘金莲请来和尚来家中做法事。
西门庆和潘金莲则趁机在后面的卧房里厮会,两个人干柴烈火,很快就翻云覆雨在床上缠绵在一起。这时说来也巧,正好有一个做法事的和尚来到后面潘金莲房子窗下的水盆里洗手,忽听有见妇人在房里颤声柔气,呻呻吟吟,哼哼唧唧,恰似有人交媾一般。
展开全文
于是这个和尚便好奇地驻足倾听,就听到里面传来潘金莲的声音:“达达,你只顾䠊打到几时?只怕和尚来听见。饶了奴,快些丢了罢!”
《梦梅馆校本金瓶梅词话》每回的最后都附有一个简单的注释,对“达达”的解释很简单:“达达——父亲。这里用作女人对男人的昵称。”
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金瓶梅鉴赏词典》里则对“达达”有着更为详细的注释:原为蒙古人的别称,后又作枕席间女对男的昵称,又“达达”亦为“爹爹”的别称。《济宁县志·卷四》:“大,父也。济宁称父曰大。亦有称达者。疑即爹爹转音。”小玉对李瓶儿说:“朝廷昨日差了四个夜不收,请你老人家往口外和番,……说你老人家会叫的好达达。”此句戏谑语含双关。番,少数民族的泛称。
民国时期研究《金瓶梅》的学者姚灵犀在其所著的《瓶外卮言·金瓶小札》中,也专门收录了“达达”这条:
按达达在元代为尊称,在后世为昵语。元太祖太宗皆自称达达,如“那里将塔阳母古儿别速来,成吉思说,你说达达歹气息,你如何却来,成吉思遂纳了”(见《元秘史》)。……《绿野仙踪》“闹淫声吁喘呼亲达”,可知其为枕席间昵辞矣。此语想由鞑靼转音如此。解者皆云爷爷之别称,蒲留仙之《东郭外传》鼓词,有“好他那丧德败行的小达”句,亦祇用一“达”字。如“齐妇开口叫,叫声孩子达”,意亦解为父称。……普通以之称父,在昔含有挑挞,至蒲留仙时已稍庄重。苏州土语谓举止浮荡之人为骚达达(亦日达子),亦因元代蹂躏中国,为妇女怨恨之声云。
在《金瓶梅》中,西门庆对他的妾侍姘妇们亦或自称“你爹”,或自称“你达”。
通过文字检索,知道整部《金瓶梅词话》里,“达达”一词总共出现不下几十次之多,算是小说里的一个高频词。而且,“达达”前面还可以加上前缀,变成“好达达”“亲达达”。
“达达”似乎是一个专有名词,平时西门庆并不会让那些跟她上床的女人叫他“达达”,只有在那个特定的时刻,他才会显得异常兴奋,让他身下的女人不停地叫他“达达”“好达达”“亲达达”,以便达到某种不可言喻的特殊快感。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